修致富路 建连心桥
交通运输工作硕果累累
十八以来,是海晏县交通运输发展投资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发展变化最大的时期,至“十二五”收官,超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一是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创新高。全县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5.87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8 倍。二是骨架公路网络基本成形。县城两纵三横一环路网成形,以国道315线、县道甘子河公路、乡村道连接线哈甘线为三横,省道青平线、县道茶默公路为两纵的“三横两纵”,以县府三角城镇为中心,向其他四乡一镇辐射的公路网,使海晏四乡两镇道路四通八达,东连大通县、西接刚察县、南连湟源县、共和县,北接祁连县、门源县。三是农村公路通达通畅水平大幅提升。对破损严重的县乡道实行路面改造;行政村通达率100%;行政村通客运100 %,完成5个乡道大修项目共157.638公里,总投资23645.7万元。实施通村油路建设项目11个,总投资4800 万元。建成通村公路33 个项目174.16公里,总投资3424.8万元。四是客运车辆达189辆,全面打造公交线路3条,客运量达14.16万人。五是公路养护管理不断增强。“十二五”以来投入公路养护资金 1252万元,县级列养护公路全年好路率达到70%。六是治理“双超”效果显著提升。秉承“科技治超、依法治超、协同治超”的原则,全面开展治超工作,仅2016年,参与出动车辆54 次600人,设置限款路墩8个。七是客运能力不断增强。“十二五”末全县完成客运量13.43万人,客运周转量1208.8万人/公里,货运量 32万吨,货运周转量2880吨/公里,开通城乡公交线路3条,投放公交车18辆,辐射2 镇1乡14个村,新能源客运公交车辆占比78%。
交通设施建设投资高级化
自“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不断加大交通设施建设投资力度,提高公路等级。全县共有公路80条,通车总里程达826.733公里,其中,国道1条76公里,占通车总里程的9%;省道2条86公里,占通车总里程的10%;县道11条210.773公里,占通车总里程的26%;乡道6条38.702公里,占全县通车里程的5%;村道60条415.258公里,占全县通车里程50%。按技术等级划分:二级公路 76公里,占总里程的13%,三级公路194公里,占总里程的33%,四级公路217公里,占总里程的38%;等外公路95公里,占总里程的16%。29个行政村公路通畅,通畅率100%。2015年先后实施了海晏县环城公路、草青公路、德托公路、同宝上站至G315线公路等,投资均在1000万以上的重点项目。
运输服务能力科学化
充分利用GPS监控平台、手机短信和安全提示卡,对驾驶员进行安全宣传教育和安全提示,并及时向驾驶人员传达有关安全教育宣传资料和最新天气路况信息;为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理念,从去年开始逐步投入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辆14辆;实现了城乡线路改造升级,在已开通的3条城乡公交线路上,将逐步开通县城与乡、镇、村9条城乡公交线路,实现辖区范围城乡公交通车全面覆盖。
信息化建设智能化
扎实推进海晏县交通行业信息化试点示范县创建工作,着力提高交通信息化公共服务水平,在海晏县汽车站内建设了海晏县交通信息服务和应急指挥中心,建筑面积为342平方米,投资93万元,于2016年年初竣工并交付使用。目前,已经在海晏县境内安装14路视频监控,实现了对全县范围内重点路段路况、重点营运车辆、重点企业、站场、出租汽车、驾培机构的实时监控,指挥中心投入使用后,通过信息中心控制室LED大屏、桌面电脑和移动设备同步视频监控,掌握动态状况,为应急指挥和应急保障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