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州地处“三河一湖”流域和祁连山生态保护区内,生态地位举足轻重。一直以来,始终坚持以改革为动力破解生态难题,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绿色发展,精心守护着这片绿色的草原。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青海后,海北州上下迅速行动,立行立改,不断促进生态环保工作,满足各族干部群众对美好环境的期盼。
门源回族自治县东川镇副镇长马爱华说:“我镇通过联合执法,对交通干线乱堆乱放生活垃圾、河道内乱采乱挖进行了集中整治。通过这次行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镇容镇貌焕然一新。”
该县东川镇孔家庄村支部书记刘应军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保护青山绿水,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我们老百姓对这次中央环保督察来青海很欢迎、很拥护。现在我们村巷道里乱堆乱放的杂物不见了,一些卫生死角也清理了,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观,感觉生活更加舒服,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希望这样的好环境能长期保持下去!”
环境整治不仅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也让群众心里亮堂了许多。“硬化路面干净了,乱堆乱放砂石、草料的现象没了,自环保督察工作开展以来,我们老百姓的环保意识更强了,因为环境好了我们住着也舒心。”门源县俄博沟村村民马良财竖起大拇指说。
青石嘴镇大滩村村民朱玉诚的养鸡场在这次环境整治活动中要拆除了,但他没有丝毫怨言,因为来现场办理相关事宜的工作组为他谋好了出路。“原先养鸡场要拆除我很担心损失会很大,但是通过领导们的积极协调,不管是鸡的销路,还是我的住房问题,领导们都帮我积极想办法,让我心里有了底,我会积极配合,与大家共同守护我们的美丽家园”。
近年来,祁连县八宝镇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第一政治责任,第一工作要务来抓。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宣传引导,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督查引导,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目前,冰沟河道实施了防洪工程;卡力岗村的河道进行了平整,实施了1.7万亩的退耕还林工程,禁牧草场6.91万亩,草畜平衡面积达64.29万亩,绿化2250亩。“下一步,镇党委将继续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继续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使八宝的天更蓝,水更清。”祁连县八宝镇党委书记赵进说。
来祁连旅游的上海游客赵女士直言不讳地说:“我是一个喜欢旅游的人,我也算去过不少地方见识过不少美景,却依然被祁连的美景所震撼,不愧是祁连仙境,广袤的草原和蓝天白云雪山交织在一起,就像一幅浑然天成的油画。来的路上听说中央第七环保督察组进驻青海,解决环境问题,很是欣慰。爱护环境,不仅要靠相关部门监管,也需要游客的共同参与”。
刚察县沙柳河镇党委书记文选告诉记者,他们及时成立环境督察领导小组,不定期对镇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及时组织学习《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认真实施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水源地污染治理、城镇绿化、天然草地保护和封山育林等项目,并聘请60名临工人员,负责村级草场管护、林业管护工作,全面落实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在 315国道沿线安排保洁员30名重点整治环境卫生,主要从垃圾清理、公厕建设、拆除违建、规范经营等方面进行整治,确保“脏、乱、差”问题得到全面彻底治理。5家农(牧)家乐经营场所因违章全部拆除。目前,沙柳河镇会同相关部门共抽调工作人员57人次,抽调车辆16台,拆除帐篷5家共75顶。
“很早以前,在新区门前公路两旁到处是饮料瓶子,还有砸碎的啤酒瓶子等垃圾较多。近几年,镇上成立了环保督察小组,并通过发放宣传册、悬挂横幅等形式,进行‘爱国卫生’宣传后情况好多了。现在,我们有4名环卫工人和315国道沿线30名保洁员从事垃圾清理,‘脏、乱、差’问题得到了全面治理。目前,我县正在创建全域旅游、全域无垃圾示范县,中央环保督察组也来了,这也是做好环境保护的一次契机,希望以后我们的家园更加干净、美好!” 刚察县沙柳河镇环卫工人张世英表达了美好的心愿。
海晏县哈勒景乡加大了对乡域环保整治的工作力度,对村容村貌、环境卫生进行彻底的整治,通过成立以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成立保洁员队伍,实施包片责任制等措施,对各企业(合作社)养殖场场区环境进行综合整治,限定时间对内部污粪等进行清理,做到规范、干净的运行;将水源地周围500米以内的牧家乐、彩钢房等全部拆除,严禁河流内采挖沙土等,进一步保护了水源地。并与各企业、乡属各站所、各村委等签订了门前“三包”承诺书,切实做到谁产垃圾谁处理,谁污染谁担责。“现在,环境卫生进一步整洁,水源地生态进一步改善,群众身体健康得到保障,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村民们自我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该乡乡长杨勇如是说。
“近几年,我们这里的环境有很大的改观,出门看到的是整洁的街道,在这之前,每逢过节,街道到处都是小摊贩,影响人们的正常出行,同时也产生很多的垃圾,如产品的包装袋、不能食用的瓜果蔬菜、各种干果壳,到处都是,而现在环境整治抓得紧,再也没有街道拥挤的现象,再也看不到满地的垃圾,真的是眼前一亮,我为政府的举措点赞!”海晏县哈勒景乡哈勒景村牧民才仁卓玛欣慰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