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晏县“高原美丽乡村建设”
汇报材料
(2015年5月15日)
2015年我县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涉及一镇四乡十五个行政村,2760户11865人,其中:甘子河乡俄日村、三角城镇黄草村、海峰村为省级建设村;甘子河乡托华村、温都村、尕海村、热水村,三角城镇三角城村、西岔村,金滩乡岳峰村、姜柳盛,哈勒景乡永丰村,青海湖乡达玉同宝村、达玉德吉村、塔列村为州级建设村。
一、进展情况
自活动开展以来,我局把此项工作作为深入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提升整体对外形象的难得机遇,坚持“情况要摸透、任务要明确、方法要灵活、措施要具体、责任要到位、效果要惠民”的原则,及早着手,精心谋划,扎实推进,各项准备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精心组织安排,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坚持把“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作为今年全县的重点工作和“一把手”工程来抓,摆在突出位置,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为组长,各相关乡镇和组织、城建、发改、农牧、交通、民政、水利等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责任分工,落实具体工作任务。同时,结合机关干部联系群众服务基层活动,为每个建设村结对了3-7个县直机关单位和企业,为每个建设村确定了一名县级联点领导,具体负责建设村项目的督促指导和统筹协调,有效拓展延伸了共建活动链条。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年初以来,亲自带队深入各共建村摸底调查,并及时分赴各共建单位进行对接联系,积极寻找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赢得了工作主动。县委、县政府相关负责人作为直接责任人,先后深入共建村实地调研,组织召开协调会,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调剂安排整合项目,逐村审核把关实施方案,有效推动了建设工作的开展。各乡镇也在层层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深入建设村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沟通衔接,形成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位,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为推进我县“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有序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提前谋划准备,扎实做好前期工作。一是提前调研规划。今年年初以来,我们组织专门工作力量,深入建设村,对村庄建设、村内设施分布、产业培育等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实地测量和核算了废弃围墙拆除、文化墙制作、路灯安装等建设项目工程量和资金,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了《海晏县“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二是广泛宣传发动。始终把宣传动员作为推进此次建设工作的前提条件,大力营造氛围,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通过下一步召开全县“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动员部署会议,进一步明确明确建设主要任务,分解落实工作责任。从方法步骤、时间进度、统筹协调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进一步增强各级干部群众扎实推进“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活动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各乡镇、村也通过召开不同层次的动员会、座谈会、党员大会等多种有效形式,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开展“高原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克服“等、靠、要”思想,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改变生活条件和环境面貌。经过深入细致地宣传,广大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当中,踊跃投工投劳,广开筹资渠道,提前着手准备砂石、水泥等建材,形成了建设新村庄、创造新生活的浓厚氛围。截至4月底,各建设村累计拆除围墙113550米,拆除大门1370合,破旧房屋400余间,新建围墙5000米、大门20户。房屋建设场地平整24000平方米,筹备砂石料15000立方米,砖1600万余块,水泥2000吨,钢筋300吨。已落实总投资1000万元的村庄道路硬化50公里,投资568万元的易地扶贫搬迁142户,投资200万元的便民桥4座。村级广场、围墙粉刷正开展招投标工作。
(三)整合落实项目,确保建设效果。为确保共建效果,县委县政府按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思路,坚持把“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活动与培育特色产业、加强基础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紧密结合起来,多渠道加大项目整合力度,组织召开专题协调会,认真研究确定项目整合方案,对能够整合的农村危房改造、游牧民定居工程房、村庄道路、畜棚建设、公共服务设施等尽量向建设村倾斜,有效拓宽了建设活动的资金投入渠道,为提高共建效果提供了项目和资金保障。目前,全县“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活动共建村落实整合农村住房、村容村貌整治等各类项目1768余万元。村庄道路、水利设施等部分项目正在积极协调落实整合。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
“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活动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下一步我们将在前一阶段工作基础上,认真按照省州部署,重点围绕以下四方面抓好落实:
一是签订共建目标责任书,全面启动项目建设,深入村户,召开“两委”会、党员会、群众大会,征求村民意见,协调联系,明确项目资金投向,发动群众广泛参与,积极投工投劳投资,并组织施工。二是加强与共建单位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共建单位的想法和意图,在工作上赢得主动,积极争取共建单位在共建资金、组织建设、劳务输出、增加农牧民收入等方面的帮助,不断拓展和丰富共建内容。三是加快各相关部门对各类建设项目的争取进度,最大限度地整合项目资金,发挥项目的带动作用。四是建立落实督查、通报、联系协调等机制体制,加大督察指导力度,及时协调解决工作落实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帮扶资金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资金拨付审批制度,让援助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确保每一项工程高标准、高质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