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海晏县始终坚持以改善民生为工作的出发点,加大政策落实和财政投入力度,扎实推进民生实事工程,加快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民生兜底保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一是就业增收同步提高。全力促进创业就业工作,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5140人,实现劳务收入2056万元,新增城镇就业831人,城镇失业登记率控制在3.3%以内,高校毕业生实现自主创业27人。大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全县新增市场主体 507个,极大激发了创业活力,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展。通过劳动仲裁、监察、调解等途径依法处理劳资纠纷案件14起,清欠农民工工资206.1万元。二是社保体系不断健全。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580人,累计发放1785.87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9.8%,累计报销医疗医药费281.25万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共发放医疗总费用71.99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100%,累计报销医疗医药费384.35万元。工伤保险参保2954人,累计发放工伤保险费89.75万元。三是医疗保障能力显著提升。稳步推进基本药物和药品零差率制度,全县各级医疗单位基本药品实施率达100%。加强食品药品经营市场监管,累计出动执法检查1000余人次,公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落实救助保障政策,实施城乡医疗救助794人次,报销救助资金270.418万元。加强人口计生工作,免费提供“三查”服务721万人次,全县人口出生率控制在9.45‰以内。四是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持续优化教育布局,完成投资593.5万元,实施中小学录播教室、计算机教师、中小学安保监控系统等项目,学校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全面落实15年免费教育政策,全县5千余名学生及幼儿受益,学生受教育权利得到进一步保障。狠抓教育教学管理,研究制定了一系列与当前教育实际相适应的教学管理、质量评价等制度,实现了教学管理水平与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加大“控辍保学”工作力度,聘任21名督学,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3.64%。五是文体广电事业蓬勃发展。注重对外宣传,积极参加台湾、武汉等地旅游推介会,不断提高了海晏城市旅游形象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完善网络建设,河清海晏微信平台关注度持续增高,综合指数排名全省第13位。着力丰富农牧民群众文化生活,出版发行了《河湟剪纸》、《蒙古颂词图典》、《金银滩越弦》、《金银滩平弦》四部非遗系列丛书,拍摄完成专题片6部,播放公益电影达348场次。成功举办青海省第二届冰雪休闲健身大会暨金银滩冰雪狂欢节、环青海湖自行车联赛总决赛、相约2016“河清海晏”首届锅庄大赛等系列体育文化活动34次,共接待游客2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亿元,有效带动了文化体育旅
游产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