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海晏县紧紧围绕第三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按照“做优布局、做大产业、做长链条、做精品质、做强配套”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农牧业“十大工程”,着力推动农牧业种养结构多元化、产品结构精深化和区域结构特色化,“4+4”的农牧业现代生态发展新模式进一步巩固。
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加快推进。累计培育农牧业龙头企业6家、示范社34家,累计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69个,组建农牧民新型经营主体182家,新增股份制畜牧业合作组织1个。积极延伸拓展农牧业功能,在抓好一产基础的前提下着力向二产、三产发力,夏华公司全产业链循环畜牧业发展模式升级为“八位一体”,河清牧场生态休闲观光建设全面完成,奶牛、肉牛在线领养全面推广,清湖源、库库诺尔等合作社通过食品QS认证,芦花鸡、清湖源、绿野生态鸡等本土特色农畜产品开始线上销售,全县养殖企业与14家省内外餐饮机构签订1291.5万元的冷鲜肉网购销售订单,成功被纳入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百县千乡万村”试点示范工程。
生态循环发展模式稳步推进。立足“以草养畜、草畜平衡、生态循环”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特色养殖、良种繁育、草产业基地建设,饲草料基地种植规模达3.6万亩、青贮饲草料规模达1.5万吨,饲草青贮、打捆机械化水平处于全州领先水平。依托环友有机肥加工和禽畜粪便处理技术,加快规模养殖场生态化改造,扶持5家规模养殖场完善粪污处理配套设施,初步形成“饲草种植、秸秆青贮、牛羊养殖、粪便利用”的生态畜牧业联动循环模式, 成功列入全省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在今年的全省生态循环畜牧业现场观摩会上我县生态循环发展模式得到省厅高度评价。
农牧业品牌优势日益凸显。加快藏系羊“两年三胎”整村推进和牦牛“一年一胎”等高效养殖技术的推广应用,淘汰劣质畜1.5万只,牲畜良种化程度达到75%。以绿野、雁翔等为代表的特色养殖合作社规模进一步扩大,一村一业的特色养殖格局初步形成,金柴银胡被评为省级著名商标。扎实开展智慧农牧业建设,积极推进信息化和大数据技术在畜牧业生产中应用试点,在夏华公司开展了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海晏牦牛”“海晏羔羊肉”地理标志品牌影响力不断提高。
农牧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实施了总投资4.64亿元的涉农项目50项,购置农机具86台(套),建设人畜饮水管道4条,解决了885户3799人10.9万头只牲畜的安全饮水问题,农牧业基础条件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