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以来,海晏县围绕打造高原美丽草原小镇,扎实推进城镇新型化,强化基础建设创新管理模式,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是坚持全方位规划,城乡发展空间布局趋于合理。在全省率先启动“三规合一”试点工作,修编完成了城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力推进工业集中发展区、湟水湿地公园等重点版块与城镇规划对接,深度思考城镇功能、文化内涵和产业发展,确立商业办公、物流工业园、湿地保护、古迹保护游览、生活居住、文教科研等六大功能区,初步构建了城镇建设与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统筹协调推进的新型城镇建设框架体系。
二是坚持高标准建设,城乡承载能力不断提升。按照“景城一体”产成融合的发展理念,累计投入约11亿元,用于民生改善、生态保护、基础建设,产业发展等领域,加强县城道路建设和城镇综合治理,县城“一换三横四纵”路网全面形成,完成了地下管网“三线合一”和雨污分离管道建设,启动了县城“蜘蛛网式电线”专项改造工程,县污水处理厂达标运行,污水处理率达99%。累计建设完成各类保障性住房4168套,“海湖新区”成全省新型农村社区。县行政服务中心、群众文体活动中心、民政社会福利事业功能区、西海群文博馆等公益服务类项目建设运行。县游客将服务中心、生态绿色文化产业园,中小企业创业园等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升。累计投入3.3亿元,完成了19个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农牧区生产生活环境有效改善,乡村面貌更加靓丽。
三是坚持面点线,城镇综合管理日趋规范。突出管理精细化,制定出台了城镇管理1+9配套文件,整合环卫、城管、供热公司职责,设立了城镇建设管理基金,组建了城镇管理巡查队和绿化大队,启动了省级卫生城镇创建工作,城镇管理正向规范化、常态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