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及时妥善解决群众上访的问题,有效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社会和谐。今年以来,海晏县结合中央环保督察工作,实行领导干部开门轮流坐班接访制度,以“四个转变”合力化解群众上访问题,让群众信访“零距离”。
由“群众上访”向“领导下访”转变。开展县级干部“接访下访”活动,从8月21日起每天安排一名县级领导轮流接访,促使领导干部接访常态化、制度化,化解了一大批矛盾纠纷。开展机关干部下村走访活动,要求各乡镇包村干部、扶贫驻村工作队利用入村时间深入群众,主动上门走访,全面了解掌握村情民意,做到了“提人知情、提情知人”。
由“稳控群众”向“服务群众”转变。坚持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各项业务工作成效和考核干部的最高标准,重点围绕生态环境保护、脱贫攻坚、征地拆迁、劳资纠纷等问题,深入开展苗头隐患整治和不稳定因素排查工作,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包村干部、扶贫驻村工作队围绕脱贫攻坚、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工作,采取“一线工作法”等方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帮助解决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由“事后救火”向“事前防火”转变。在全县范围内全面推广“五小工程”,积极开展“大下访、大接访”活动,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社会矛盾早发现、早调处、早解决的工作机制。推进“枫桥经验”海晏化,深入分析矛盾纠纷的主要原因,依法处置各类矛盾纠纷,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连续6年保持在95%以上。做实社会治安防控“五张网”,组织开展各类治安专项整治行动,村警“七大员”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海晏成为全州最稳定地区之一。
由“被动应付”向“主动出击”转变。围绕落实维护稳定的主体责任,全面推行“一把手负总责”“一份责任书”“一票否决”的“三个一”工作机制,制定了《维稳重大决策部署跟踪督导办法》,把维稳工作责任到部门、单位,落实到人,做到了人人肩上有担子,形成了化解矛盾纠纷的合力。如遇矛盾纠纷,及时召开协调调度会,研究化解对策,明确各部门职责任务,督促落实化解到位。
截止目前,全县共接待信访群众155人次,收集信访问题53件(涉及生态环境领域2件),协调矛盾纠纷83起,答复群众信访47件(涉及生态环境领域2件),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图为州委常委、县委书记董玉毅同志在县级领导干部“接访下访”首日接待群众)
(图为县委副书记、县长苏东曲同志接待群众)
(图为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陶尕勇同志接待群众)
(图为县政协主席张争先同志接待群众)